欢迎来到甘肃省草产业协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草牧扶贫好产业——区委书记讲经验
更新时间:2018-08-22 16:19:00  |  来源:陇草心语  |  点击次数:1496次

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安定区——正是第五届中国草业大会观摩和会议举办的主阵地,也是黄土高原区旱作草牧业出了经验和模式的核心区,还是甘肃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甘肃草业界同行们都知道,安定区之所以利用国家草牧业试点、粮改饲等政策,在几年内走出了一条暨产业、生态、扶贫于一体的草牧业发展路子,与安定区有个“草书记”大有关系。中共定西市安定区委书记赵众炜,是一门心思、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草书记”,也是把政策、资金项目、企业家、专家和资源统筹成一个有机发展整体的行家里手。应大会邀请,赵众炜书记在21日的大会上作了关于安定区草业扶贫方面的专题报告。

 

草业抓牢“五个一”

坚持一本规划做到底。从2012年开始,我们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胡耀邦同志视察定西时提出的“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号召,在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基础上,率先出台《定西市安定区草产业发展规划》,从逐年扩大多年生牧草种植、逐步优化饲用作物结构、加快培育产业体系等方面对草产业发展进行了总体设计。自此,安定区草业开发拉开了序幕。

截至目前,全区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100多万亩,一年生饲用作物稳定在40万亩以上,为草产业开发奠定了扎实基础。培育一套体系链利益。积极配套出台相关政策,以专业合作社为关键中间环节,大力构建农户与市场有效沟通、无缝衔接的利益联结机制。

共培育草业合作经济组织300多家,培育种草大户3000多户。同时,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探索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确保产业发展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利益联结更加紧密,推动形成“销售环节全力以赴跑市场、加工环节专心致志抓生产、合作组织一心一意连农户、种植大户集中精力种饲草”的发展格局。扶持一批龙头领产业。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配套扶持,培育成熟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加工能力强、产品适销对路”的草产品加工企业。

全区共培育壮大甘肃民祥牧草、定西巨盆草牧、甘肃现代草业等8家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各类草产品的年加工能力达100万吨。以甘肃民祥牧草生产经营模式为代表的“民祥模式”,已成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草业开发的典型代表。拓展一片市场促发展。坚持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相结合,通过产销对接畅通销售渠道。成功注册了“西部牧草之都”和“西部牧草”等草品商标,已认证优质有机紫花苜蓿6万亩,特别是培育注册的“黄河源”牌牧草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产品除满足当地和周边需求外,还销往国内“蒙牛”“伊利”“新希望”等各大牧场;生产的猫尾草被香港赛马场指定为赛马专用饲草,并与希望集团、光明集团、骆驼牧业等国内牧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17年加工的60多万吨草产品销售一空,收入达3亿多元。今年年初,首列“陇草进藏”专列的顺利发车,标志着安定牧草在拓展销售市场和草品物流运输有了新突破。组建一支队伍强支撑。大力强化科技支撑,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以及中国农科院、甘肃农科院、甘肃省草原总站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将相关技术人员统筹配套到产业发展各环节,全方位进行技术指导,努力向“种植规范、加工优质、生产高效”迈进。《甘肃省裹包青贮饲草》地方标准率先在国内颁布,围绕草业开发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科技的有力支撑有效推动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自2015年以来,国家牧草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在我区成功举办全国第一届青贮及牧草保存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定西建设“中国西部草都”加快草牧业发展高层研讨会、定西建设“中国西部草都”加快草牧业发展推进大会,以及本次第五届(2018)中国草业大会,吸引了全国各界草业英才,为我区草业发展搭建良好的技术平台和舆论氛围。

初步成效鼓干劲

草业发展夯实了畜牧业发展基础,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放大了土地资源效益,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士气,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通过实施订单发放草种、加价收购商品草、吸纳贫困户务工增收、产业扶贫基金折股量化分红等多种形式,把贫困户增收与产业开发进行紧密链接,有效助推了精准脱贫。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要内容的“民祥模式”得到省上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认可,该公司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评为“2017年度最具社会责任感产业扶贫企业”。全区有2000多户贫困户因草业开发而受益。

二是培育成熟了新型产业。加快推进“以草带畜、以畜促草、草畜一体”进程,大力培育“自身实力好、加工能力强、产品适销对路”的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产草粉、草块、草颗粒等干草系列和青贮裹包饲草,在满足当地和周边牛羊饲用需求的基础上,销往全国各地,推动形成“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加工、批量化生产”的产业发展格局,草产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已成为继马铃薯产业之后助推精准脱贫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导产业。目前,全区年产鲜草总量达300万吨以上,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饲养量达90万头只,农民从草产业中获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0元以上,产业发展体系已基本成熟,产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壮大。

三是加快修复了生态环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大力践行“两山理论”,通过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大面积种植牧草和饲用作物,不断提高植被覆盖度,实现了“泥不出沟、水不下山”,大幅减少了黄河上游泥沙入河。同时,大量草产品销往以西藏、青海为代表的“三江源头”,为“三江源头”牧区减畜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效缓解了“三江源头”草畜平衡压力、保护了“三江源头”生态环境。

四是调整优化了农业结构。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饲用燕麦、玉米和高粱等一年生作物种植为主,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效益,从2012开始,每年种植一年生饲用作物达40万亩以上,既有效保障了马铃薯等传统作物的健康发展、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草、藏粮于技”,又为草产业开发提供了丰富原料、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形成“粮、经、饲、草”四元种植结构。

奋马加鞭谋新篇

草产业开发使全区生态环境得以保护提升,同时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但与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以这次大会为契机,凝聚各位专家领导的智慧力量,团结全区干部群众,开启新的征程。

一是努力建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草牧业生态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将草产业开发作为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并举的一项事业常抓不懈,努力将定西市安定区打造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草牧业生态循环经济试验示范区,辐射带动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继续打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安定区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以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依托已建成的优质牧草基地,严格执行草牧业试验试点和“粮改饲”等一系列政策性项目,将草产业全力培育成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三是努力打造形成优质饲草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贸易中心。按照“立足安定、放眼全省、面向全国”的思路,加快优质牧草生产和加工储存的速度,确保满足市场对优质牧草的需求,积极将安定区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优质牧草仓储物流基地,将安定区打造成优质草品生产、储存物流、价格形成、信息发布为一体的草业贸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