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在国家、省、市各项政策的支持推动下,遵循"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以草原生态补将政策为代表,以退牧还草为重点,以草牧业试点、已垦草原治理、粮改饲、草原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等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县草原保护建设工作不断加强,草原工作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在杨胡套子草原,庆阳市林草局草原和湿地科管理科科长范怀桢指着茂盛的青草说:“近年来,庆阳市草原工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使百姓自觉自愿的对草原进行保护,这片草原取得这么显著的成效,是当地政府对国家相关政策积极有效的推行,也是当地百姓自觉保护的结果。”
从小南沟乡天子渠村村民王克聪那里了解到,以前由于生态环保意识的匮乏,当地牧民过度放牧,使得当地天然草场严重退化,养羊所需的天然饲料不断减少,而且自然生态也不断恶劣。2010年当地开始推行禁牧还草、退耕还林等政策,养羊也由放牧转变成舍饲养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的草原植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而且养羊方式的转变在节约人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家庭收入。
环县禁牧还草、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所取得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不仅有利于生态保护,也使农牧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牧民的文化娱乐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使农牧民在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有提高,为加速现代畜牧业发展,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讯员:孟雪)
编辑:郭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