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省草产业协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草业 > 草业资讯 草业资讯
抓机遇推动构建国家草种业核心产业带--甘肃草种业发展优势突出
更新时间:2019-09-25 14:32:00  |  来源:陇草心语  |  点击次数:862次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是典型的农牧过渡区,地貌气候类型多样,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是发展制种业的优势省区。

甘肃具有构建草种业大省的资源潜力优势

(一)河西走廊已经形成了作物制种优势带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北麓北山、龙首山以南,海拔适中,地势平坦开阔,分布于大小绿洲之上的耕地与沙丘相间,依托祁连山雪水以及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自流和部分地下水资源,构成了发达的灌溉农业,这里天然的高山水库保障了农作物旱涝保收。同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干燥度在415之间,年平均温度7-9℃,绿洲区大于等于10℃的气温天数达到80%,作物生长期长达161181天,昼夜温差达14℃,丰富的光热气候资源、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局部的沙漠绿洲气候,是河西走廊成为全国制种高产区和理想的制种基地基地。河西灌溉农区的灌溉耕地面积占全省的56%,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新世纪以来制种产业持续发展,生产的种子色泽鲜亮,脱水好,籽粒饱满容易储藏,气候干燥,是天然的种子储存库。进入本世纪以来,以张掖、酒泉为核心,制种面积多年稳定在120-150万亩,占到全国用种量的一半以上,形成了全国最为集中的玉米、小麦及其他经济作物制种基地。构建甘肃成为了全国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大省。

(二)甘肃是草种质资源大省

草地类型多样,种质资源丰富。甘肃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草原是全省最大的土地类型,有天然草原2.68亿亩,占国土面积的39.4%。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及省境北部的沙漠沿线一带,以温带草原类、温带荒漠类、山地草甸类和干旱草甸等类型为主,在全国18个草地大类中,甘肃含14-16个,有草地资源博物馆之称。草类种子植物近3867种,分属203993属。

草种质资源分布广泛,地域性特征明显。甘肃草种质资源按区域特征分布在河西温带干旱区,指祁连山北麓,包括甘肃省的武威、张掖、酒泉、白银、金昌和嘉峪关地区。以耐寒凉、耐极旱、耐盐碱为主要特征,以温性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为主,代表性草类有白刺、红砂、合头草、珍珠草、白沙蒿、麻黄、盐爪爪、梭梭、短花针茅、骆驼刺、驴驴蒿、甘草、灌木亚菊等。栽培草种资源主要为紫花苜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沙打旺、草木樨、老芒麦、无芒雀麦、羊草、鸭茅、沙生冰草、蒙古冰草、垂穗披碱草、燕麦、野大麦、梭梭、沙拐枣、白沙蒿等。中东部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包括庆阳、平凉、定西、白银、兰州黄土高原区。主要以温带草原占为主体,草种资源以大针茅、克氏针茅、长芒草、糙隐子草、冷蒿、沙蒿、百里香、冰草等为优势类群。栽培草种资源主要有苜蓿、披碱草、老芒麦、中间偃麦草、扁穗冰草、燕麦、沙打旺、红豆草、鸡脚草、草木樨、小冠花、猫尾草、红三叶等。甘南高原高寒湿润区,包含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以甘南州和祁连山腹地为主,草种资源有嵩草类、早熟禾类、羊茅类、针茅类、嵩草类、披碱草类、苔草、雀麦类等。栽培草种主要为老芒麦、草地早熟禾、高羊茅、星星草、多花黑麦草、燕麦、披碱草、光叶苕子、苜蓿、红豆草等。陇南山地暖温带湿润区,包括陇南、天水地区。受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以羊草、无芒雀麦、早熟禾、长芒草、隐子草、歪头菜、地榆为常见类群。栽培草种资源主要有紫花苜蓿、毛苕子、白三叶、红三叶、沙打旺、草木樨、黑麦、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无芒雀麦、老芒麦、猫尾草、苏丹草、高丹草、聚合草、串叶松香草等。

(三)人工种草历史悠久,是草产业大省

2018年全省人工草地保留面积2200多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年末保留面积1750万亩,主要以苜蓿、红豆草、披碱草为主,苜蓿留床面积1130万亩,继续保持全国首位。一年生牧草476万亩,主要以燕麦、黑麦、箭筈豌豆、饲用玉米、饲用高粱为主。商品草留床面积419万亩,形成了以苜蓿、燕麦、饲用玉米等为主的商品草生产体系,建成了一批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商品草生产集散基地。

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科技支撑保障基础良好

我国草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工作总体乏弱,我省在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方面也处在零散和自发性科研阶段,保护利用成果不明显,但在基础平台建设和技术支撑保障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

完成了西部地区草类植物品种种质资源库建设。在甘肃省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下,兰大草种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发挥草种业技术团队多年形成的优势,牵头,以兰州大学已有种质保存设施为基础,通过争取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经费、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资金,牵头改造并完善了现有基础设施,建成了集种质资源库体、干燥室、清选室、检验室一体的种质资源库,开发了集种子检验与种质保存于一体的管理系统,成为科研、推广、企业共同服务应用的资源共享平台。种质资源库的建成和管理系统的研发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我省珍稀野生和乡土草类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创新利用,进而提升我国在草类植物育种领域的自我创新与服务能力,对于推动构建草种业优势产业带将发挥重要支撑保障作用。

完成了临泽国家草种质资源圃建设。在甘肃省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下,甘肃省草原总站和兰州大学联合申请了农业部2017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甘肃省临泽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圃” 项目,中央总投资1257万元,要求建设西北内陆干旱区特色草种质资源圃,为建立和完善草种质资源保护和扩繁体系提供支撑,建设规模500亩,完成了智能温室1035.3平方米、网室1020 平方米、农机库200 平方米、场区道路2721米以及配套田间和水电路基础设施工程,购置环境监测检测及配套仪器设备53/套。建成的田间保存规模可容纳种质5000份,为国内外草业科研和生产提供优质牧草种质的基础上,助力甘肃建设草种业大省的同时,为提升我国草种业整体发展水平发挥保障作用。

构建了全省草品种综合试验站体系。2013年以来,在原农业部4个国家级区域试验站基础上,启动建立了不同类型区省级区试站体系,陆续构建了由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统一管理的12个草品种区试(育种)综合试验站,制定了相关标准,出台了管理办法,明确了建站目标和考核评价方向。加上甘肃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市县推广体系和企业自建的草类试验站,全省初步形成30多个覆盖不同生态区域的试验站,将为草种业管理和良种推广提供服务保障。

组建了草种业科技支撑智力平台。机构改革后,省林草局组建了甘肃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启动了全省草品种审定工作,明确了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工作任务为组织甘肃境内草品种的审定登记,建立甘肃省草类种子准入制度;审定省内国土绿化和草原建设所需的主要草种,提出优良草类品种推广目录;审定全省草种进(出)口隔离试种及风险评估报告、审定全省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利用,保护等工作; 审定全省有关草种的其他重大事项,对全省草品种选育、良种繁殖、示范、推广等工作提出建议。新一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和技术文件,统筹安排了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保护利用的技术支撑,提出了建立甘肃草类品种推广目录制度和良种推广制度的技术路径。同时,省林草局在年度工作安排中,向各市县下达了种质资源收集任务,省草原总站面向全省开展了种质资源保护采集和区域试验技术培训。基本形成了由草品种种质资源库、资源圃、试验站组成的系统支撑平台,由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草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草业标准化委员会组成的草种业发展智力平台,将为提升甘肃草种业管理和发展水平提供保障。

甘肃省草种业发展基础较好

(一)草种业起步早

80年代以王素香总工为代表的技术团队在中部通渭县申家山成功建立草地农业示范点开始,以红豆草为主,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草种基地、第一批草种子国企以及市场主体,催发了国内草种业市场的萌发。当时,在中央 “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方针指引下,全国兴起了支援甘肃种草的热潮,大面积种草带动建立了中部黄土高原地区以农户为主的甘肃红豆草、陇中苜蓿、陇东苜蓿种子采收基地,初步形成国内草种交易市场,主要经营品种以红豆草、苜蓿、草木樨、沙打旺等为主。这一轮政策一举奠定了甘肃种草大省的地位,也奠定了草种业前沿省份和核心市场地位。

是全国草种集散中心。第一次西部大开发,国家陆续启动了“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和“退牧还草”等项目,在这些项目带动下,甘肃先后建设了苜蓿、红三叶等一批专业化种子基地,孕育了一批种子营销企业,草种市场得到进一步发育,草种市场主体较快发展,一些最早开展制种的企业先后在甘肃落地。草原生态补奖和苜蓿示范项目的启动进一步加快了草种市场发育,其主要特征是一些专业化制种企业在艰难的运行中,换了一口气存活下来并进入了市场,如酒泉的大业种业、甘肃未来草业和甘肃创绿草业等,以河西为主要区域,从技术、设备、运营上不断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并融入国内草种市场;另一显著特征是以苜蓿、草坪草为主的进口草种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使国内草种业面临严酷的发展环境。

草种业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省作为产业前沿地带,从无到有,已成为全国草种生产大省、草种集散中心和草种管理任务较重的省份,在草种产业基础设施、科技培育、品种质量和行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有较为稳定的传统草种基地和用种市场。2018年底,全省种子田面积达42.05万亩,种子产量2.93万吨。主要有紫花苜蓿、燕麦、黑麦、箭筈豌豆、红豆草和三叶草等,其中紫花苜蓿种子田面积为30.56万亩,占种子田总面积的72.68%,种子产量为0.82万吨;燕麦种子田面积为5.3万亩,占种子田总面积的12.61%,种子产量为1.04万吨。

在草种田分布结构上,河西地区以苜蓿为主,品种多样化,主要有国内品种陇东紫花苜蓿、甘农3号和中苜1号等,进口多达15个品种。中东部地区草种田主要有苜蓿、红豆草、猫尾草、红三叶和聚合草,一年生的有燕麦、玉米、高粱、箭筈豌豆、黑麦、大麦、苏丹草等。

全省每年新增种草面积600-700万亩,其中生态绿化种草300万亩,饲草面积约400万亩。约需用种1.4万吨,农户自采自用约0.2万吨。政府采购用种量0.4-0.5万吨。

进口草种增长很快。近三年翻了几倍。2016年和2017年,进口878.22879.17吨, 2018年,猛增至5037.8吨, 2019年上半年达到3994.15吨,进口品种也越来越多。

广泛的市场主体基础。多年来,我省草种市场营销活跃,市场主体稳定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草种生产营销企业60家,其中生产企业32家,自有专业种子田30490亩。我省生产经营的草种每年向国内外市场供种2万吨左右,国外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国内主要有甘肃、西藏、青海、内蒙、新疆、陕西、宁夏等18个省。

(二)形成了优势区域和典型模式

我省草种基地以高产苜蓿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河西绿洲灌区。以省内育成乡土耐旱和特色草种基地主要在黄土高原区,高寒补播草种分布在高寒草原区。经过多年发展,当前我省草种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有  1)大业种业全产业链模式:以酒泉市为主,以大业种业、未来草业为代表,利用自有或租赁土地,和育种家合作,从种植到销售开展全产业链制种。2)张掖市高台小海子模式:以苜蓿、甜高粱为主,形成了育种家+草种经营企业+制种合作社产业模式。3)定西市通渭模式:以甘肃红豆草和陇中紫花苜蓿为主,形成了农户+经营企业+全国市场的基地模式,以农民分散制种为主,经营企业通过零散收购,再经过加工销售。4)岷县模式:针对岷山红三叶和岷山猫尾草,由农户采种+农户利用+本地市场的内循环发展模式。5)黄土高原苜蓿模式:农户采种+合作社和企业收购+企业加工包装+世界市场基地模式。6)甘南模式:牧户或企业割草场采种+企业加工包装+政府采购市场。

推动构建草种业核心产业带的建议

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推进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构建国家草种业核心产业带、实现我国草种业又好又快发展主产区的责任担当,统筹全省国土绿化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振兴富民产业建设资源和目标,制定甘肃省草种业发展规划。在顶层设计上对草种业全产业链按公益基础平台建设、主产区扶持政策和管理创新三大块统筹规划。根据全省种质资源分布状况,区划特色资源采集保护区、保种繁育区、制种产业区,培育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产业建设支撑体,明确保障引导扶持政策。

二是建立完善草种业公益基础平台体系。将兰大在建的“西部地区草类植物品种种质资源库”项目纳入财政基础公益性项目继续扩充完善,并明确管理使用的公益性政策。在全省现有区试站基础上,启动构建全省承接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管理保障于一体的草品种综合试验(保种、育种、区试)站(圃)体系,出台支持乡土草种保护和创新利用、构建西北地区草品种育种技术研究创新应用实体的激励政策,加快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繁推一体化融合进程。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培育草种优势产区。设立草种业公益性建设专项经费,将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运行资金、草品种审定工作、省级试验站体系建设运行、保种扩繁、鉴定评价、质量检测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基础保障工作的连续稳定性。在优势产区培育上,按照区域生态和草种适应性相结合,以河西走廊绿洲为骨干区,黄土高原和高寒山地为补充区,遵循扶大扶强扶业绩的原则,利用税收、保险、补贴等政策,激励社会资本建立种业实体,设立国家草种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在园区促进育种科学家、企业家联营,推动育繁推有机融合,培育形成种业龙头,构建种业优势核心产业区。

四是完善管理法治建设,建立公平有序发展机制。严格落实《种子法》关于种质资源、品种培育、良种繁育推广和行业管理的相关规定。研究支持开展草品种审定工作、建立草种认证制度、良种推广补贴制度和甘肃省草类品种推广目录制度。明确省内草种检验认证管理部门和认证单位,制定出台草种认证、真实性评价管理等系列制度的操作规范。明确全省国土绿化、项目建设用草种,优先支持优势产区经过认证的乡土草种和国产良种。加强进出口草种管理和市场秩序管理。

五是加强草种业管理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草种业优势产区和园区探索聚集各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科学家、企业家与土地、市场有效结合的机制模式,建立育繁推一体化孵化基地。研究建立新形势下林草种苗管理一体化队伍体系的有效机制,应对机构改革后草种业管理技术队伍建设严重乏弱状况,加强技术管理培训,以尽快适应草种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作者: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张榕 孟祥君 李德明 周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