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7月20日,动态监测科组织开展了天然草原牧草营养评价样品采集第一阶段工作,此次采样共有三个野外调查小组,分别赴酒泉、张掖、武威、甘南、陇南和庆阳等6市(州)13个县,对温性草原、山地草甸、暖性灌草丛等8个草原类、32个草原型共91个样地进行了样品采集。野外调查小组克服各种困难,准确判别草原类型并采集样品270余份。同时,对部分草原监测技术力量薄弱、底子差的地区进行工作督促并对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技术指导和培训,在圆满完成样品采集工作的同时也使得基层草原监测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草地可食牧草营养成分含量评价,是判定草地提供的营养物质是否满足放牧家畜营养需要的基础,也是草地现实生产力的客观反映,同时为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地和科学补饲放牧家畜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野外样品采集是草地可食牧草营养成分含量评价工作的重要一环,也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是否准确。野外样品采集共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初至7月中旬),第二阶段(8月初至8月中旬),第三阶段(9月初至9月中旬)。(作者:姜佳昌 潘冬荣)
编辑:郭长辉